每周见闻(27):Vibe Coding 是助手还是屎山制造者

每周见闻:2025-07-20 - 2025-07-27

思考:Vibe Coding 是助手还是屎山制造者


这周刷到了阿猫对于 Vibe Coding 的文章 你不是在 vibe coding,而是在十倍速生成屎山[^1]。

作者用 Cursor 花了十多个小时 vibe coding 了一个 10000 行代码的工具应用后的一些感悟 ——

是的,标题里说得很清楚了,我基本上是在十倍速生成屎山。这本来应该是一篇经验介绍的文章,但是我觉得非常应该「把丑话说在前头」,而且这也是我在 vibe coding 中最大的心得。

当然作者也是AI 编程的积极拥护者,曾写过一篇用 GitHub Copilot 写前端的文章。

恰好我上周也 Vibe Coding 了一个基于 Node.js 的 CLI 小工具。对作者的部分观点非常认同:

一旦你开始 vibe coding,你就只能 vibe 到底了。

当在我 Vibe CLI 工具时,AI 引入的一些包都是我不熟悉的。这种情况下确实只能一根道走到底了。好在工具类功能不多,代码基本还行并且注释和文档也非常到位(文档的详细和规范性上是我绝对做不到的程度)。

遇事不决删代码,mock 实现。这是我觉得第二蛋疼的地方。他会冠冕堂皇地说「我们尝试一个最简单的实现」,结果就是给你 mock 掉,甚至留个 TODO 在注释里,太过分了。

这个还真是遇到过,换模型 + 反复拉扯,这样 5、6 次后才把问题解决。有时候看着 AI 在那边写 mock 测试、失败、再 mock 的情况真的想笑。至于为什么人不介入,原因参考上一条。

至于效率方面,这个周也有个研究发现 AI 辅助开发率反而会下降 19%。虽然尝过甜头的我还是有些怀疑,但说实话 Vibe coding 并没我想象的那么效率。或许是我提示词不够清晰,也或许是我的预期太高。我原本预估只要半天的小工具最后也是做了一天的时间,其中有一半时间是在拉扯。

所以 Vibe coding 是助手还是屎山制造者?可能并没那么容易下结论,项目难以程度、人员的技术熟悉程度都有影响。如果项目简单并且你也熟悉,那么和 AI 配合会不错;否则就需要和 AI 斗智斗勇反复拉扯了。

AI

1、coze-dev/coze-studio: An AI agent development platform with all-in-one visual tools, simplifying agent creation, debugging, and deployment like never before. Coze your way to AI Agent creation.[^3]

标签:AI,Tools

字节官方开源版的 Coze 空间,是一站式 AI Agent 开发工具。提供各类最新大模型和工具、多种开发模式和框架,从开发到部署,提供最便捷的 AI Agent 开发环境。

2、cozeloop/README.cn.md at main · coze-dev/cozeloop[^4]

标签:AI,Tools

同样是字节开源的 AI 运维工具,专注于 AI Agent 开发与运维的平台级解决方案。 它可以解决 AI Agent 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,提供从开发、调试、评估、到监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。


其他

1、购房指北[^2]

标签:思考

作者将 2022 年 5 月之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价数据进行图形化,房价的变化可以更加方便地观察到。不过网站部署在 vercel 需要一点小技巧访问。


Coding

1、es-toolkit[^5]

标签:Tools,JavaScript,TypeScript

更轻更高效的基础工具库,提供了很多基础方法来帮助开发。可以代替 lodash,并且在打包后大小和性能上也优于 lodash。


参考文章:


每周见闻(27):Vibe Coding 是助手还是屎山制造者
https://konata9.github.io/weekly/2025/07/27/27-每周见闻-20250720_20250727/
作者
Konata
发布于
2025年7月27日
许可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