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方的周刊
  • 首页
  • RSS
  • Blog

每周见闻(29):“新人”上路一周体验

每周见闻:2025-08-03 - 2025-08-10 “新人”上路一周了。为啥是新人呢?因为拿证很多年(我的证还是日本考的,哈哈)摸车没几回。目前上下班通勤,一周差不多 100 公里。 因此这段时间在恶补新人开车的注意点以及学习防御性驾驶,目前 B 站看得最多的 UP 有勒夫防御性驾驶、老萧说车还有备胎说车。理论归理论学习,但开车更多的是经验积累,只能一步步慢慢来了。 好在上海的整体环境还是很
2025-08-10

每周见闻(28):也是成了有车一族了

每周见闻:2025-07-27 - 2025-08-03 这周终于喜提乐道 L60 也算是步入有车一族的行列了。作为资深本本族,接下来就是熟悉和练车了(倒车真的好难啊)。 我对车并不是特别了解,最初就是喜欢 Model Y 的造型。乐道作为对标款,造型就很喜欢。换电又能解决老小区没法装充电桩的问题。当然最关键地还是价格,毕竟一辆 Model Y 能买两辆 L60 了。感觉作为入门级应该还算不错了。
2025-08-03

每周见闻(27):Vibe Coding 是助手还是屎山制造者

每周见闻:2025-07-20 - 2025-07-27 思考:Vibe Coding 是助手还是屎山制造者这周刷到了阿猫对于 Vibe Coding 的文章 你不是在 vibe coding,而是在十倍速生成屎山[^1]。 作者用 Cursor 花了十多个小时 vibe coding 了一个 10000 行代码的工具应用后的一些感悟 —— 是的,标题里说得很清楚了,我基本上是在十倍速生成屎山。
2025-07-27

每周见闻(26):写了一篇小说《最后的重构》

每周见闻:2025-07-13 - 2025-07-20 头条:小说《最后的重构》有关注公众号的朋友可能发现,最近我写了一篇小说《最后的重构》。以虚构的方式,展现了老中青三代程序员在 AI 冲击下的生存与挣扎。一共四章,这周就会完结。前三章可以在这里查看: 最后的重构 第一章:胜利的代价 最后的重构 第二章:破局之路 最后的重构 第三章:与AI共舞 Coding1、Series of pos
2025-07-20

每周见闻(25):拥抱 AI,静观其变

每周见闻:2025-07-06 - 2025-07-13 思考:拥抱 AI,静观其变这周阮一峰老师周刊的开头有关于“公司强推 AI 编程,我该怎么办”的讨论。 提出问题的是一名高级工程师,在公司决定推行 AI 编程之后他不想成为只写提示词的“提示词工程师”,便在论坛求助。 网友们的看法也分外了三种: 听从内心:如果觉得累了,就换一份喜欢的工作,不要忍受内心的煎熬。但在没有经济保障的前提下,不要裸
2025-07-13

每周见闻(24):AI 时代下的发展建议

每周见闻:2025-06-29 - 2025-07-06 其他1、AI 时代和架构设计能力[^1] 标签:思考,AI 王总在关于 AI 时代下程序员发展的建议。AI 工具无法代替需求的理解和架构的设计能力。这个和我这周用 Tare 做了一个 Poc 后的感受类似。 AI 可以降低知识获取的门槛,让原来的 Java 开发者成为 T 字形开发者。 最后的一句很有意思: AI 对于复杂项目还是需要人注
2025-07-06

每周见闻:你的 AI 开销如何?

每周见闻:2025-06-22 - 2025-06-29 思考:声音越大的时候,越要独立思考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中记载:子曰:“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” 翻译过来,当出现众口一词的情况下,需要独立思考。在这种情况下,往往可能存在偏见、操纵或者群体效应。 当一件事情声量庞大时,直接代入是不用动脑最轻松的。但声音大就意味着正确吗?我觉得这周关于上海垃圾分类成功与否的文章就展示了这一点。 其他1、
2025-06-29

每周见闻:又阳了一次

每周见闻:2025-06-15 - 2025-06-22 上周末发烧,新冠抗原一测发现又阳了。浑身乏力躺了 4 天左右恢复,因此上周没有更新周刊。 这次是二阳,发烧热度没有过 38度,身体表现头比较涨和腿很沉重。 恢复之后就正常上班了,还去参加了一天 AWS 2025 的上海峰会。这次峰会有一些收获,其中关于 AI 的议题很多。后面会写一篇流水账简单记录一下。 依旧是之前广州之行十三行博物馆中的照
2025-06-22

每周见闻:感受了黄梅天的广州

每周见闻:2025-06-02 - 2025-06-09 周末跟着老婆去了广州,再次感受那里的美食,过上了一天 8 顿的周末。不得不说老广们真幸福啊,好吃的遍地都是,还不是很贵。 这次去了十三行博物馆,里面的藏品真是好看。这个红色玻璃瓶是当年外销的产品,和游戏里的血瓶很像。做工精湛,顶上的小天使十分生动。 虽说正值黄梅天,但想着我一个上海人还怕这?结果被好好的上了一课。同样是黄梅天,广州还顶着个
2025-06-09

每周见闻:JavaScript 已经 30 周年了

每周见闻:2025-05-25 - 2025-06-01 思考:保持健康,然后挺住这周又看到一篇 28 岁脑力劳动者突发性耳聋的文章(后文有),不由得感慨身体真的很重要。 然后这周面试了 3 位候选人,几乎都是因为国际关系被裁员。技术都很不错,但在大环境变动下都无能为力。而且如此环境下,“35岁魔咒”更加可怕,甚至还有利用面试白嫖的。突然理解了“时代的一粒沙,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”这句话。
2025-06-01
123

搜索

Hexo Flui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