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不止是 AI 热潮:AWS 2025 技术峰会带给我的思考

约 962 字大约 3 分钟

AWS技术峰会AI思考

2025-07-12

这是一篇拖了有些日子的文章,记录我参加 AWS 2025 上海技术峰会 Day 1 后的一些观察和思考。今年的主题毫无意外地聚焦于 AI,与四年前“上云”的主题相比,技术的浪潮又翻涌到了新的高度。

峰会上,许多 AWS 的合作伙伴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,其中安克创新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。然而,真正触动我的,并非这些成功故事本身,而是背后揭示的几个关键趋势。接下来,我将围绕三个核心主题,分享我的见解。

一、生成式 AI 怎么落地?关键是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

要说最值的,还得是峰会一大早的“走进生成式 AI”分享。不光有免费早餐(吃货本质暴露了),干货也特别足。它不光是介绍了 AWS 上那些从“开箱即用”到“深度定制”的 AI 工具,更点出了一个大家都会遇到的难题:在公司里,到底该怎么把生成式 AI 这事儿从上到下地推起来?

一个有趣的案例来自广告行业。嘉宾展示了 APP 内广告从推送到竞价的完整流程。这让我联想到我们自己的产品,虽然不做广告,但这种实时竞价和动态调整的思路,是否可以用于优化我们的资源分配或任务调度上呢?这正是技术分享的魅力所在,它能激发跨领域的思考和灵感。

二、数据是 AI 的“燃料”:Metadata 的隐秘力量

如果说模型是 AI 的引擎,那数据无疑是驱动引擎的燃料。在“S3 metadata 与 AI 的应用”课程中,我找到了一个深刻的印证。

Metadata,即“元数据”,常被看作是文件的“属性”。但在 S3 这样的对象存储服务中,它扮演着远超于此的角色。由于 S3 文件需要下载才能查看内容,高质量的 Metadata 成了 AI 和人类理解文件的“预览窗口”。

这不仅仅是给文件加个标签,更是构建“数据-AI”飞轮的关键一步。有了高质量的元数据,AI 才能真正理解数据,进而实现自动化分析、智能检索等高级功能。这让我反思,我们在日常开发中,是否也忽视了这些“元数据”的价值?

三、AI 时代的“红线”:被忽视的合规与安全

最后,我想谈谈 AI 的合规性问题。峰会专门讨论了针对提示词过滤等安全措施,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的数字人主播被“汪喵”攻击的事件。

“汪喵”攻击事件看似好笑,背后却是 AI 安全的巨大隐患。在大家都在冲刺模型性能的时候,合规和安全就像是汽车的刹车,平时感觉不到,但关键时刻能救命。实际工作中它之所以不被重视,可能是因为其价值难以量化,但这绝不应成为我们忽视它的理由。


这次 AWS 峰会让我看到的不仅是最新的技术,更是一种趋势——AI 正在从‘玩具’变成‘工具’,深入到各行各业。对于我们开发者而言,如何用好这个‘工具’,并守住安全的‘红线’,将是未来几年的核心命题。

附上一些在展会拍到的 AWS 给出的架构图,也算是没有白跑一趟吧。